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近三百年文學史專題(一)
Seminar on the Histori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Since the 18th Century Ⅰ 
開課學期
108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梅家玲 
課號
CHIN7474 
課程識別碼
121 M614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中文研討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81CHIN7474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「文學史」是西學東漸以來新興的學科體類,對於形構文學典律、考鏡文學源流、反思文類範疇等方面,皆影響深遠。近三百年來,世變頻仍,其間文學之古典與現代、華夏與世界多重錯綜交會,影響至今不息,同時也見證臺灣浮出歷史地表,迎向近代、現代、當代發展,形成獨特人文景觀。本課程承襲梁啟超、錢穆先生《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》主旨與脈絡,以專題方式就「中國近三百年文學」的發展遷變,予以反思重探,期以宏觀方式縱論明清之際至現當代的文學流變,以及與中國暨華語世界現代性的關聯。
 

課程目標
1. 掌握明清之際至現當代文學的文獻材料並具有問題意識
2. 對於文獻材料具有分析研究的能力
3. 對於問題研究具有思辨、創新的能力 
課程要求
課前研讀指定閱讀材料,課堂參與分組報告與討論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‧宇文所安、孫康宜主編:《劍橋中國文學史》(台北:聯經)
 
參考書目
‧梁啟超:《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》(北京:商務)
‧錢穆:《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》(台灣:商務)
‧平田昌司:《文化制度和漢語史》(北京:北大出版社)
‧高桂惠:《追蹤躡跡 : 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》(台北:大安)

‧王德威:《被壓抑的現代性:晚清小說新論》(台北:麥田)
‧王德威:《如何現代,怎樣文學:十九、二士世紀中文小說新論》(台北:麥田)
‧王德威:《後遺民寫作》(台北:麥田)
‧陳平原:《晚清文學教室》(台北:麥田)
‧王曉明編:《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──修訂版》(上海:東方出版中心)
‧夏曉虹、王風編:《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》(合肥:安徽教育)
‧陳培豐:《想像與界限》(台北:群學)
‧林少陽:《鼎革以文:清季革命與章太炎「復古」的新文化運動》(上海:上海人民)
‧秦燕春:《清末明初的晚明想像》(北京:北京大學)
‧鄭毓瑜:《姿與言》(台北:麥田)
‧胡曉真:《新理想、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 : 清末民初上海「傳統派」文人與閨秀作家的轉型現象》(台北:麥田)
‧胡曉真:《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》(台北:台大出版中心)
‧梅家玲:《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: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》(台北:麥田)
‧高嘉謙:《遺民、疆界與現代性: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》(台北:聯經)
‧洪長泰:《到民間去: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》(北京:人民大學)
‧祝宇紅:「故」事如何「新」編──論中國現代「重寫型」小說(北京:北京大學)
‧黃錦樹:《論嘗試文》(台北:麥田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3  中秋節放假 
第2週
9/20  導論:「中國近三百年文學史」的義界、內涵、研究面向與研究方法(一)
 
第3週
9/27  文學報刊與近現代文學研究(座談會) 
第4週
10/04  華夷之變(王德威教授) 
第5週
10/11  國慶日調整放假 
第6週
10/18  改成10/15晚上6:30
桐城派文論與文風中的古與今

《林紓選評古文辭類纂》全書請上台大圖書館檢索電子版 
第7週
10/25  改成10/22上午
文史之際(胡曉真教授)
《桃花扇》西遊記:明清之際西南土司的文藝活動 
第8週
11/01  戲曲新編與戲劇革新(汪詩珮教授) 
第9週
11/08  「國語」與「文學」:文言/白話/方言/殖民地語文/翻譯文體的多方角力協商與「現代」白話文體的形成 
第10週
11/15  校慶停課 
第11週
11/22  分組報告(發現前朝一)
李筱涵、郭力中、李潔 
第12週
11/29  官話、方言、「國」語與文學變革(座談會) 
第13週
12/06  分組報告(發現前朝二)
黃衍智、陳占揚、蔡珮吟 
第14週
12/13  分組報告(故事新編一)
張康文、劉泀嗪 
第15週
12/20  分組報告(故事新編二)
武茳虹、孫亦薇、陳湧漢 
第16週
12/27  分組報告(文白新舊雅俗的辯證一)
李學明、董絢 
第17週
1/03  分組報告(文白新舊雅俗的辯證二)
李蘋芬、林文心、蔡雨蒨